发布时间:2025-10-06 人气:
大佬们的精力管理真的都很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精英大佬们大多都热爱运动且精力充沛。适量的运动是健康的最优投资,在这个乌卡时代,大家都好好锻炼身体,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搜狐老板张朝阳以物理学角度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分享了一个跑步方法,真太适合普通人了,尤其是忙碌的上班族,旨在追求健康而非竞技成绩。
总结张总推崇的跑步方法,可以概括为 “低强度、重技巧、强坚持” 的养生慢跑法。
张朝阳多次强调,他的跑步方法完全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
→重在控制心率,而非速度:
他主张将心率严格控制在 (220 - 年龄)的 60% ~ 70% 这个区间内。例如,一个50岁的人,目标心率约为 :(220-50)* 60%~70% = 102~119次/分钟。
这么做的目的是:这个心率区间属于有氧运动的“燃脂区”,能高效燃烧脂肪,同时避免给心脏和身体带来过大负担。
→“谈话测试”法:
一个更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在跑步过程中,应该保持在 “能够轻松地与人交谈,但不能唱歌” 的状态。如果喘不上气、说不出话,说明强度太大了。
→理论依据(物理学生物学结合):
他从物理学和能量消耗的角度解释:人体在低强度运动时,主要靠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脂肪是主要燃料,经济且持久。
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会启动无氧糖酵解系统,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肌肉酸痛、极度疲劳,反而难以坚持,且对普通人健康益处边际效应递减。
→小步幅、高步频:
不建议大步流星地奔跑。应采用较小的步幅和较快的步频(每分钟170-180步以上)。
好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有效保护膝盖和脚踝,让跑步更省力、更高效。
→前脚掌着地:
他提倡跑步时用前脚掌或全脚掌轻盈地着地,而不是脚后跟(后跟落地对膝关节冲击较大)。
这需要配合小步幅来实现,感觉像“搓着地跑”或“安静地跑”,减少对身体的冲击。
→高频次、定时长:
他本人基本坚持每天跑步,通常是每天5公里左右。
对于大众,他建议每周至少坚持3-4次,每次跑步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结合生活节奏:
他常常在上班前或会议间隙跑步,将运动无缝嵌入繁忙的日程中,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需要特殊安排的任务。这解决了“没时间运动”的借口。
→注重恢复与休息:
不追求天天PB(个人最佳成绩)。如果感到疲劳,就减小运动量或休息。倾听身体的声音,跑步是为了更健康,而不是自我消耗。
跑前动态热身,跑后静态拉伸:
跑步前做一些动态拉伸(如活动关节、高抬腿)让身体热起来。
跑步后一定要做静态拉伸(针对大腿、小腿、臀部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
装备选择:
他建议选择缓冲较好的跑鞋,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尤其对于初跑者和在硬质路面上跑步的人。
物理学的思考:
他喜欢用物理学概念来类比跑步,例如将跑步视为一个克服阻力(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并保持动量守恒的系统,从而思考如何更经济、更高效地奔跑。
总而言之,张朝阳的跑步法剥离了跑步的竞技属性,回归其作为一项基础养生工具的本质。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无痛苦、且能有效融入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运动方式,真是太适合普通大众作为跑步入门的指南了。我自己践行了大佬的这种跑步法,确实整体感受比较轻松,跑得呼哧带喘的确实不容易坚持,快乐的运动,让运动获得快乐才是正解!